当栾树开花的时节, 走在嘉善路的街区中, 突然感到一种别样的温暖。如今的嘉善路, 依然保留有代表了老上海风貌的里弄石库门社区, 从北到南, 形成连片。我叫得上名的, 自永康路至永嘉路有, 东西兴顺里, 新兴顺里, 丰盛里, 过了建国路有, 慎成里, 甘村, 还有一些挤进去72家房客的独栋建筑。若论老上海的居民区建筑形式, 这里可谓齐全;论居住方式, 这里也就是典型。嘉善路的沿路, 皆是一些买卖居民家常用品的小门面, 它们都由原本的房间改建。沿街的不够用, 沿着敞开的弄堂口进去, 也就尽是一些这样的门面。有的弄口狭窄, 口上有老居民坐着聊着天——活似在看门;径直走进去, 里面则又是别有洞天。基本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用品和设施, 都能在这里找到。仔细留心, 则又可以看见那些为生活增添各种情趣的小店。这里物美价廉, 也具备各式各样的手艺人, 他们纵使不是高手,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却也绰绰有余。这里的生活平易、接地气, 生活方式之中还保留了那种邻里之间的开放和沟通, 社区中仍然有’存在着的附近’。而由于这里留存的旧式街坊的面积够大, 因而这种感觉也有成片的规模感, 欣然、蔚然而成为一种风气。在深夏转向秋天的时分, 嘉善路两边自旧时以来就种植有的栾树, 树荫格外地浓郁;它们在不宽的路面上空, 合围成拱, 造就了在上海算来亦是独特的林荫路。栾树花开后, 过不久就纷纷飘落在地, 在人行道上、屋顶屋檐上, 撒上一层星星点点的金黄——不晓得的人还以为是桂花, 只是时节不对。于此漫步, 只听见四周虽有不绝于耳的人声——不外乎家长里短, 它们却似井然有序;在这树荫的衬托下, 因而显得格外地和谐、甚至是安静。联想到从长辈口中听到过的旧时里弄生活的故事, 异彩纷呈;再瞅瞅眼前这片仍然不减生机的市井——想象我也住在这里, 我心中突然生出一种好似’安居’和’家’的感觉。我突然想到, 这里的一切或许就是老上海典型的人居文化的一个缩影吧!
Category Archives: 漫话
曾记得小时候外婆倒香油的时候会说:’千万要珍惜, 倒一滴就可以了。’那时候我欣以为然, 并且每次这样倒的时候都感到很开心, 因为大家都觉得这是一种美德。考察如今我们倒香油时却早已不再那么斤斤计较, 而那记忆中让我兴高采烈的场景也不会再重现了。也曾对此感到奇怪。现在想来, 它实是生活留存给我的、对过去乏年代普遍物质匮乏这样事实的、为数不多但又十分深刻的记忆。
浮生若梦,若得一人处,宜处‘幽默’:玄游默览,幽思冥观。。斯近‘大道’。
致力于让中国文化恢复它的典雅与时尚。。
一觉醒来,河山大好,功名在身。。
辛辛苦苦,安安分分,来这人间一遭。。
切莫放弃,与那理想世界间的牵绊。。那里是永恒之境,响彻不息的召唤之钟。。
现代的西方文明的出路之一就在于解放现代的东方文明,这是历史的大势。。东方文明也将在这种解放之中回复自己的生机。。
天崩地裂之后,往往又会有一个清朗乾坤。。
要做一个在诸多无常之上‘诗意的栖居者’。。
他心即无常。命运亦无常。。
焚小香,接夏气。。
花有千千万,人亦有千千万;我见花开花落随喜乐,料花见我生死亦如是。。
“病毒”无处不在。。
现在就看封控和疫情哪一个先把我们折腾死了。。
要基于‘本质’设问。。
坚毅、容忍、自律、紧迫。。
不扰情。。。
人生旨趣在自得。。
不仅要饶益有情,还要惠及众生。。
学习佛教,体会正宗印度古典文化旨趣。。
去到儿时生活过的街区,买一瓶老汽水,迎接又一个夏日。。
在大湾区夏日的深梦里中毒。。